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答复函公开文稿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20210303 号提案的答复函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1-10-25 A-A+ 视力保护色:

尊敬的樊建平、黄鼎隆等委员:

  你们好!《关于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提案》收悉,该提案是在对国际、国内和深圳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情况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深圳科技创新由“0”到“1”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长需破解的难题,提出了“以场景驱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的意见和建议,建议有深度,具备可行性,对促进深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提案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技术供给目录的建议。

  深圳2013年率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条例》,以立法方式保障技术转移工作;2016年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明确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2017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进一步保护科研人员足额获得成果转化收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活力;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与国际接轨,2019年出台“科改22条”措施,推行项目推荐“悬赏制”、评审专家“邀请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极大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旺盛活力。新设高等院校稳定资助项目,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2020年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深圳全面创新,明确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将对科技人员的激励由目前的“先转化后奖励”调整为“先赋权后转化;2021年1月出台《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措施》,从源头、过程、服务、体制四个方面发力,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成果产业化创新体系,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深圳生态链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实施“链长制”,已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现阶段的技术供给目录主要是“科技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等科技创新方式,今后将根据提案建议,针对深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分析并建立能够在深圳本地进行商业化落地的技术及产业供给细分目录,大力推动技术需求和供给,促进深圳传统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关于建立落地场景目录建议。

  《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1年1月1日实施,为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梳理了20项主要工作,36项具体任务。率先建成“源头创新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新建5个以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以上前沿交叉平台、20个以上重大功能型产业创新平台。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基于深圳众多的孵化器、创客空间、产业园区等实体平台,推动实体平台与我市专业的人工智能企业技术结合,打造创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落地场景平台,将有力推进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在深圳产业化。

  三、关于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建议。

  深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技术需求和技术研发的对接平台建设,一是加大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92家,为技术供应方和接收方搭建桥梁和纽带,其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1家,市级备案技术转移机构81家。深圳市技术合同数量和交易额稳步增长,全市共登记11717份合同,同比增长15%;技术合同成交额1036.3亿元,核定技术交易额1023.2亿元,均同比增长47%,登记的技术合同质量明显提升,为我市经济增长贡献了持续的力量。二是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综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构建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多元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投资地方立法,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政策,设立了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15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50亿元)等一批创新创业型发展基金,扶持创业企业发展。三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完善创新券制度,支持初创企业和个人向服务机构购买软硬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向19697家企业发放创新券约13.7亿元,兑现总额约3.2亿元。四是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成果产业化。对事关国家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技术,按照国家统筹部署,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动员和引导我市创新主体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对获得国家、省正式立项和财政支持的重大科技项目予以充足配套资助。近三年来,共计配套支持我市创新主体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和省重点、重大项目438 项,资助金额共计22.8亿元;其中为13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配套18.3亿元,为16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2.3亿元,为137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配套2.2亿元。五是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落地。2020年出台《深圳市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通过实施深圳市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计划,鼓励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深圳进行产业化,为深圳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1年已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18个项目,资助金额共1.24亿元。

  对于重点发展高新产业,实施“链长制”,由市级领导挂帅推进,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推进。但考虑目前各地在深圳的大规模招商力度,公布该产业的商业落地场景项目时机可能不太合适。将继续通过“高交会”及各类“专业展会”定期组织供需双方见面的对接场景,不断优化技术产业化落地场景的商业模式、合作模式和技术成熟度,建设多渠道的供需对接平台。

  四、关于建立供需双方联合进行产品研发的机制与资金扶持建议。

  深圳加快推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推动形成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新格局。目前已完成南方中心启动区建设,包括1300平米的展示厅和1700平米的小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集聚区。规划建设深圳科技创新服务大厦,打造国际化、开放式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加速华南地区技术、人才、资金流通和融合,推进区域创新合作。

  目前,深圳通过“政产学研”的机制,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建设,同时鹏城实验室等及一批新型科学研究院也在建设中,新型科研机构与企业需求紧密合作,企业海外创新中心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基本实现了以场景驱动的方式完成企业从产品研发和首次商业落地的整个过程,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五、关于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的采购管理办法,支持创新型产品的商业落地建议。

  为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我市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从2020年开始,陆续开展了深圳市创新产品的征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一批创新产品,经过专家评审等环节,已编制完成2020年度的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1年度的正在征集中。对于以场景驱动完成从产品开发和首次商业落地的项目,符合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将实施“首台套”政策,优先采购相关场景驱动的落地产品,支持创新型产品产业化。

  六、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积极创造创新型产品的落地场景建议。

  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规〔2021〕1号)的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1年6月印发《“三首”工程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实施“三首”工程,编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按一定期限内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给予研制单位不超过30%,最高1000万元奖励,加大对创新产品的推广力度。目前,首版次软件扶持计划的申报指南已经发布,其他扶持计划的申报指南即将发布。积极为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的落地场景,以场景驱动成果转化。

  七、关于强化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方面的应用建议。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要求深圳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先行探索。《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明确促进我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具体步骤。2021年6月28日首次提请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将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智能硬件、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的“AI+应用”发展全国领先。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要素齐备,集聚了大湾区的创新资源与各类高端创新载体,人才储备、专利规模居国内前三。技术人才储备日益增强,深圳企业提供的人工智能就业岗位占全国总量的10.5%,全国排名第四。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企业中,深圳共拥有14家,仅次于北京(55家),主要包括了人工智能综合型以及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引入多模态感知、场景识别、行为分析、入侵检测、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在交通、治安和通行方面的应用。如自动识别违规远光灯、违规鸣笛、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实现高速路无感收费,减少收费站,提升通行效率;自动识别违规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插队、霸座以及公交地铁内饮食、手机外放等不文明行为,并自动生成处罚措施和信用事件记录;利用戴口罩人脸识别、证件或证件照OCR识别、大数据关联等技术,一次获取通行人所有信息,实现无感知、无接触的身份认证和防疫工作,从而提升出行智能化和城市治理效率,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以提案的建议,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民生领域应用,将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体系。

  非常感谢各位委员通过细致的调研分析,针对深圳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在外地开花结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促进深圳科技成果在深圳转化并产业化的有效驱动场景服务平台等建议,市科技创新委和市相关部门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完善,加快促进深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附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20210303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21 年9 月14 日

  (联系人:郭尚明,电话:8810214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