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答复函公开文稿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0170265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7-12 A-A+ 视力保护色:

曾少强委员:

  市政协办公厅转来您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从“创新圈”到“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提案》(第20170265号)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深港合作的关心和支持。综合市发改委、财政委、人社局、外办和口岸办的意见,我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破除孤岛效应,建立了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最大程度发挥科技资源的利用效能,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发挥超算的强大数据支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数据和信息化支撑。目前,超算存放了20家政府部门的各类数据约4.5PB;存储了38000多家企业的业务数据和项目信息,生产与科研数据存储量约300TB;近十家高校存储约1.5TB。二是科技业务管理系统高度集成。自2012年以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坚持“统一、公开、透明、开放”原则,不断优化科技管理平台,实现科技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目前,系统集成了2012年以来我市累计立项科技项目12348项,已验收通过的5022项,其中,2015年后所有验收的项目都要求提供科技报告,并已全部录入系统,形成了强大的科技数据共享源,并将逐步探索在科技业务系统对参与科研的人员进行开放共享。三是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我市积极推进推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印发实施了《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目前,305家管理单位的8261台套科研仪器设备加入共享平台,仪器设备原值达34.33亿元;集成论文、著作、专利、技术标准等科技资源超过3万个。四是联合香港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在河套落户。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积极争取在河套地区布局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鼓励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建设国家级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动深港两地国家级科研平台跨越发展。

  二、关于深化科教合作,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中心

  一是加快香港高校来深办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去筹转正”,2014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香港6所大学均在深圳设立了研究机构(6所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4所高校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兴建了产学研基地,共计占地面积2.6万㎡,建筑面积6.5万㎡,总投资约4亿港元,现已全部投入使用;香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也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所香港高校依托虚拟大学园平台,开展科学研究、联合人才培养、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6所香港院校累计在深联合培养各类人才9211名(其中博士后32名、博士199名、硕士2627名、职业技能及定单培训3050名,其他短期培养等方式3303名),在深设立科研机构72家,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269项;注册企业79家,注册资金约2.9亿港元。

  二是合作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颁布实施《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16年市委市政府又发布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大提高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额度。我市海外引智工作成效显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各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其中不乏香港各大高校优才,为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注入人才活力。同时,我们将积极与国家相关部门和香港方沟通协调,研究创新出入境管理模式,特别是河套地区出入境管理模式,我们将积极争取单边验放模式,大幅简化出入境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促进深港融合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高校资源联动、产学研合作。除高校办学外,香港高校积极来深筹建研究机构(研究院、中心等),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具有积极意义。因相关机构不属于办学机构,主要通过产业和科研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利用财政资金购置大型试验设备(平台)的共享,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深港高等院校资源联动,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积极探讨出台深港高校资源、产学研合作的双赢政策。

  三、加快推进河套地区开发建设

  深港两地政府多年来积极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双方经过长期磋商终于达成一致意见。2017年1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深港双方将在该地区共同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合力打造新时期深港合作又一重要平台,携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港创新圈”,深港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根据合作备忘录,深港双方同意合作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立重点科研合作基地,积极联系引导国内外顶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进入园区开展科研合作,构建海内外科技人才、项目交流的高端聚集平台。同时,将在“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内建设相关的高等教育、文化创意、商业、社区和其他配套设施,包括建立“综合性高端培训平台”,向全球顶尖高等院校(包括香港、内地及海外高等院校)征求办学建议,在非牟利的基础上,在园内开办分校或新的院校,集中提供与高新科技有关的研究院及专业培训课程,配合园区高科技企业发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2017年2月初,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联合专责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研究制定了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开发建设工作计划。目前深港双方正在抓紧磋商推进“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合作开发事宜,相关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深方将积极参与园区前期规划设计,并携手香港共同向国家争取政策,在深圳河北侧毗邻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深方科创园区,结合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发展,构建一个具有协同效应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深港合作新平台,助力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四、关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深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等相关精神,先后设立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创客资金等支持创新创业的专项资金,全力推动、落实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市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16年安排4.05亿元用于支持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资金工作。创客专项资金2016年安排了5亿元预算,主要用于支持众创空间、研发创客项目、提供创客资源共享平台、举办创客活动、培育创客群体等方向,取得了良好效益。2016年全国双创周在我市成功举办,吸引了国际顶尖级的创客来深云集,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

  为实现深港科研成果、技术转移至产业发展,深圳前海管理局联合深圳青联、香港青协共同发起建设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于2014年12月7日正式运营。梦工场园区占地面积5.8万平米,建筑面积2.7万平米,可为创业团队提供拎包入住的办公环境,叠加覆盖深圳、南山、前海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截至2016年底,梦工场培育扶持的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共计172家,其中77家由港澳青年创建或参与,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77家,占45%;智能硬件行业52家,占30%;文化创意领域17家,占10%;其他专业服务领域26家,占10%。涌现出一批优秀团队,例如:香港秀秒科技团队去年拿到1000万元融资,并获得中国新媒体大赛华南赛区冠军;香港云端容灾团队获得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冠军,拿到天使轮投资258万元;蜂巢网络团队获得Master of Code香港赛区冠军。梦工场初步实现了深港科技合作成果的转化,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深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深港两地合作赢了新的重要战略机遇,下一步,深港将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为重要契机,共同开发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联手打造深港创新走廊和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从“创业圈”到“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转变”,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热切关注与鼎力支持。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7年7月12日

  (联系人:陈望远,电话:881034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