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总结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18年工作总结与2019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03-29 A-A+ 视力保护色:

  2018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作出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瞄准世界科学发展和产业变革前沿,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按照总书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要求,深圳科技创新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旗帜鲜明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科技财政专项资金增至95亿元,其中基础研究资金翻番、增至28亿元;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占GDP比重4.2%。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14415家、居全省第一、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初步测算,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71.71亿元,同比增长11.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3%。

  (一)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力领导下,深圳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在全市中心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一系列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今年7月,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顺利召开,审议并通过《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七大”工程,科技创新在产业提质增效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出台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办法,建立全球遴选评审专家、主审专家提请审议等机制;颁布实施加强基础研究的实施办法,构建全方位的基础研究投入保障体系。这些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形成了新时代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布局和制度基础,为深圳科技创新事业乃至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注重体制改革,推动改革创新形成“新突破”

  坚持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紧紧扭住科技体制改革这块“硬骨头”,对标国家、省市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狠抓落实,强力推进。一是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增加“事后奖励”、“科技悬赏”、“高等院校稳定支持”等投入方式;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赋予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更大自主权;二是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加大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建立知识价值形成机制,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机制,首次试行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主审制”;规范科技评审专家管理,建设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安全可靠、开放共享的深圳科技评审专家库;四是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完善以专家意见为主导的项目遴选机制,将专家评审分数在项目综合分数的占比,由50%提高至70%以上,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学科布局等重大项目,由处室考察改为处室核查。

  (三)注重源头创新,推进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一是聚焦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主机等产业技术关键共性领域,集中遴选155个项目列入2019年技术攻关储备,拟资助金额5.9亿元。二是实施基础研究补短板,高质量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获批建设鹏城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两个广东省实验室,全省7个省实验室其中2家落户深圳。稳步推进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院校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围绕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新设基础研究机构10家。全年新增各类创新载体189家,累计建成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

  (四)注重主体培育,促进创新发展激发“新动力”

  着眼形成创新的叠加效应,推动科技、产业、管理、金融、文化、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有机结合,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一是加快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创业。2018年通过银政企合作贴息、天使投资引导、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成效明显。全年银政企新入库416个项目,对132个银政企合作贴息项目予以3036万元贴息支持,500多家入库企业获得合作银行贷款,发放贷款总额近100亿元。二是打造企业孵化创新平台,支持特色众创空间优化升级,推动柴火、开放制造等众创空间面向硬件创客群体,提供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模块化开发工具、小批量生产和资金对接等综合孵化服务。

  (五)注重融合发展,创新开放合作呈现“新亮点”

  作为国际化的高科技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窗口、桥头堡的优势,努力在全球范围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合作竞争。一是充分发挥毗邻香港优势,深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继续拓展和深化深港创新圈联合研发项目,允许项目资金跨境流通,支持香港科研主体承担深圳科研项目。推进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科技产业规划编制,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和《深圳市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深化合作区科技产业布局研究。二是拓宽深化国际合作。启动2018年国际科技合作和深圳以色列科技研发合作联合资助项目申报,资助国际合作项目45个,资助金额2250万元;资助国际交流活动项目3个,资助金额136.72万元。会同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以色列-深圳先进IT技术对接会,促进深圳-以色列两地企业在AR、VR、AI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圳建市4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全市科技部门将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忧患意识、奋进意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一)以更大的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解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不够规范科学、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构建科技项目、人才、企业、平台、机构、成果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计划管理支撑体系。

  (二)以更高的质量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从市级层面做好统筹协调,注重均衡性,系统布局好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进平台载体集群发展。继续推进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扩容改造,启动建设科研数据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鹏城实验室和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加快布局和建设基础研究机构,完善新设基础研究机构体制机制,做实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推动各类载体平台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吸引造就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以国际化的标准和方式助力培养我市尖端科技队伍。

  (三)以更实的举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生命健康、高端医学诊疗器械、基因检测等领域,开展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撬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发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尽早取得突破。

  (四)以更高层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合作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扩大深港联合资助项目的领域,继续探索深港合作的新机制、新做法,推动深港两地创新要素无缝对接和合理流动,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探索新路。加强对海外创新中心的认定和评价管理,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类别,不断提升前沿技术研究国际合作水平,鼓励我市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性大科学、大技术和大工程的科技研究计划;搭建与友好城市的科技合作桥梁,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别与领域,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参与度和国际影响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