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实验室(SDG)主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实验室(SDG)之主题十一: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11-01 A-A+ 视力保护色:

  “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为何而来?

  当前,过半世界人口都居住在城镇地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5亿人,即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建造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发展中国家城市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由此形成一批特大城市。1990年,全球有10个1000万以上居住人口的特大城市,2014年增多至28个,人口总数达4.53亿。

  城市区域内的极度贫困人口往往非常集中,各国中央及地方政府正在竭力应对城市贫民区的人口增长。建造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要确保人人享有安全、廉价的住房,并改造棚户区。目标11还包括投资公共交通,开辟公共绿化空间,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愈发具有参与性与包容性。

  城市在各种观念、商业、文化、科学、生产力、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枢纽的作用。城市在最佳状态运行时,人们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得到提高。

  然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以何种方式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繁荣的同时,而不造成土地匮乏和资源紧缺。城市常面临的挑战包括拥堵、缺乏资金提供基本服务、住房短缺和基础设施的下降。城市面临的挑战可通过不断繁荣和发展,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及减少污染和贫困的方式解决。SDG11所期望的未来,还包括这样的城市:它能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并使大家都能获得基本服务、能源、住房、运输和更多服务。

  “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远大计划

  ●到2030年,确保人人获得适当、安全和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务,并改造贫民窟。

  ●到2030年,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展公共交通,要特别关注处境脆弱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

  ●到2030年,在所有国家加强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加强参与性、综合性、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能力。

  ●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到2030年,大幅减少包括水灾在内的各种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受灾人数,大幅减少上述灾害造成的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有关的直接经济损失,重点保护穷人和处境脆弱群体。

  ●到2030年,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管理等。

  ●到2030年,向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通过加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支持在城市、近郊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联系。

  ●到2020年,大幅增加采取和实施综合政策和计划以构建包容、资源使用效率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城市和人类住区数量,并根据《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在各级建立和实施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

  ●通过财政和技术援助等方式,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就地取材,建造可持续的、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建筑。

  “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重要作用

  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

  如今,有大约35亿人居住在城市,而且,这个数字将继续增长。因为未来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住在城市,人类面临的某些最大问题——贫困、气候变化、保健和教育,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到城市生活中去寻找。

  如今不平等令人极为关切,有8.28亿人住在贫民窟,且这一数字在继续上升。城市能耗和污染程度也令人焦虑。城市占据了仅3%的地球陆地面积,但能耗却占到60%至80%,碳排放占到75%。由于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许多城市也更易遭受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建设城市的抵御灾害能力对于避免人类、社会和经济损失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每个公民。不平等可能导致动乱和不安全,污染会使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恶化,并影响劳动力的生产率,从而影响到经济,自然灾害有可能扰乱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在世界各地的某些庞大的贫民窟、拥堵的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和无序扩展的郊区中,都能看到城市化规划不当的代价。贫民窟拖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后腿,降低了预期寿命。选择以可持续方式行事,我们便选择了建设这样一种城市:所有公民都过上体面的、有品质的生活,且投身于城市的生产性和能动性活动中,创造共同繁荣和社会稳定,同时不伤害环境。

  虽然与收益相比,成本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比如,我们创建一个实用的公共交通网是有成本的,但是从经济活动、生产质量、环境和联网城市整体收获方面来看,收益是巨大的。

  UNLEASH与“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关于“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在往届UNLEASH的解决方案中,我们可以发现,SDG11所带来的突破性进展。

  #CitiSurge是一个数字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让公民对自然灾害做出最有效的反应,包括根据地点匹配需求。该平台已被5000多人使用,现在是墨西哥最新的和访问量最多的紧急相关平台,其通过运送超过10吨的货物帮助拯救了多条生命。

  当“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遇上深圳

  大数据一定会给组织模式、创新模式、营销模式带来变革,提供很多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作为中国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40多年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的大都市,完成了奇迹般的蜕变。而如今,从数字城市到智能城市,再到如今的智慧城市,这得益于优质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扶持。现今深圳成为了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在互联网普及、数字经济等领域迅速确立了领先优势。根据德勤的最新《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深圳市位居中国超级智能城市第一梯队首位。

  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基本形成高效集约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和大数据应用体系,建成了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库,数据总量达到153亿条,规模居全国前列。

  深圳本地企业平安和华为等也已经在智慧城市领域快人一步,平安作为金融巨鳄已经注资10亿人民币成立平安国际智慧城市。

  深圳市与华为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深入到了电子政务、医疗、教育、交通等场景,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在智慧城市领域, 华为提出一个1+1+N的理念,构建深圳的智慧城市大脑的超前布局。

  腾讯则在广东省打造数字政务系统,发布“WeCity未来城市”的战略计划,践行“科技向善”,提供海量服务和移动综合入口,争夺智慧城市新战场。以腾讯云的基础产品和能力为底层,通过一朵基础云和应用、数据、人工智能三大中台,为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触达用户。WeCity能够为城市提供文旅、医疗、交通、教育、工业等领域解决方案。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城市,不知道看完这么多,对于手机屏目前的你所在的城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面临诸多的城市问题,我们仍有机会帮助城市贫困人口释放经济潜力,为子孙后代捍卫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未来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将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作为地球公民,从生活中开始做起,像是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及参与环保组织共同为环境努力,让城市甚至地球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UNLEASH2019,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将带来什么样的前瞻性思维去破解城市难题,创造更好的城市生活呢?别忘了,持续关注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