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镇国委员:
市政协办公厅转来您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促进深港高等学校与商界间的官产研学合作配对及建立专门平台的提案》(第20170146号)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深港合作的关心和支持。综合市财政委和教育局等单位意见,我委现答复如下:
一、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作创办,旨在建设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弘扬香港中文大学优良学术传统,扎根深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优势学科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珠三角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先期开设理科、工科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下一步将开设人文、社科、法律等专业,长远办学规模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人。2010年2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项目启动。2014年3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以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工作、校园建设等方面进展顺利。
二、深港高校广泛开展项目合作
深港两地高校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在校际互访、师生互派、联合培养、联合科研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交流合作。深圳大学与港中大合作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浸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硕博连读合作培养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香港教育学院签署协议开展学生交流和学术合作,深圳大学医学部与香港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协议,合作举办跨境电气服务高级文凭课程班,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科研项目合作,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师资培训,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开办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专升本课程,学校每年通过港澳台自主招生考试、免试方式录取以及通过深港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港澳学生。北京大学深研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双栅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研究,合作开发imos平台和相变存储器模型和无结器件模型;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开展组合ASIC体系架构的研究;与香港大学开展三维数字媒体内容生成与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平台,开发基于纤维的晶体管和探测传感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展经济学双硕士项目,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深圳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项目。清华大学深研院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硕士博士生培养,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开设EMSc课程和金融工商管理硕士FMBA课程,并共同建立媒体科学技术与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哈工大深圳与香港城市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学科基金,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开展用于超硬材料超精密等离子体混合抛光技术与装备研发,还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三、香港高校在深产学研发展情况
香港6所大学均在深圳设立了研究机构(6所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4所高校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兴建了产学研基地,共计占地面积2.6万㎡,建筑面积6.5万㎡,总投资约4亿港元,现已全部投入使用;香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6所香港高校依托虚拟大学园平台,开展科学研究、联合人才培养、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6所香港院校累计在深联合培养各类人才9211名(其中博士后32名、博士199名、硕士2627名、职业技能及定单培训3050名,其他短期培养等方式3303名),在深设立科研机构72家,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269项;注册企业79家,注册资金约2.9亿港元。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深港两地合作赢了新的重要战略机遇,下一步,深港将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为重要契机,积极吸纳委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联手香港打造更多官产研学合作专门平台,促进深港高校与产业界、商界间的官产研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深港融合创新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热切关注与鼎力支持。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7年7月18日
(联系人:陈望远,电话:8810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