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深圳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汇集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发起科研机构-创客帮扶基金的提案收悉,经商市财政委、金融办,现答复如下:
贵委在提案中提出通过设立科研机构-创客帮扶基金,汇集深圳市创新载体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思路和理念,打造更为落地有效和有影响力的创客集群,打造具有创客空间体系,这对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市场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取得实效。作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我市共有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每年我市拿出5亿元创客专项,从创客空间、创客人才、创客服务、国际创客周、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创客发展,累计培育了国家、省、市各类孵化载体300余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2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91家,孵化场地面积512.52万平方米,在孵企
业10645余家,毕业企业5266家,在孵企业从业人数12余万人,打造了柴火空间、创客中心、客市集等国际化“众创空间”,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实现对企业的全成长周期服务,孵化载体主要指标均排在全省名列前茅。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形成专利400余项,其中转化300多项,引进和孵化1600多家企业,培育企业市值超1500亿元。连续举办了9届创业大赛,17000多个项目参与比赛,获奖项目近500个,吸引社会投资近10亿元。前海青年梦工场已培育各类创业团队187家,其中港澳创业团队有93家,占所有入驻团队49.73%。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户南山智园,目前已有6家香港创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香港科大毕业的汪滔将先进小型无人机技术来深产业化,其创办的大疆无人机创造了产值9年增长1万多倍的神话,2017年达180亿元。
创新创业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民间资本参与意愿低。我市不断完善政府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有效弥补市场失灵,补齐企业早期融资难短板,助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城市。
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设立,首期规模为 50 亿元人民币,委托深投控、深创投两家市属国企共同管理。各市场化投资机构申报踊跃,截至 5 月底,已有 76 家投资机构完成了申报天使基金的前期沟通工作,其中 38 家投资机构提交了申报材料。天使母基金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天使类项目,加速培育我市天使投资、早期投资,满足我市企业早期融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撑科技成果转化。
设立创客专项资金。出台《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实施创客专项扶持计划:对新建、改造提升创客空间,或引进国际创客实验室的,予以最高5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平台予以最高3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创客个人、创客团队项目,予以最高50万元资助;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竞赛优胜者在深圳实施竞赛优胜项目或者创办企业予以最高100万元资助。2017年共支持创客创业创新项目423个,资助力度超过1.8亿元。
搭建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市场化运作,搭建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完善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信息服务体系,依法依规整合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海关、金融监管等70多个部门、近 200个企业信息数据源的企业公共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等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破解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截至今年 5 月底,已注册企业 1.7 万家、注册金融机构 113 家,促成融资 31.2 亿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率先出台《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技术服务专项资金,成立科技服务业协会,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开展各类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投孵化、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体系。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中国创新驿站”首批试点地区。2017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555亿元。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拥有市级备案技术转移机构57家。
关于提案提出的设立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创客帮扶基金,我市引导基金、天使投资母基金均已覆盖该领域范围,并设有2.5亿元的创客专项帮扶基金用于支持创客解决融资问题。除了股权类的基金模式,我市还设有创客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涵盖了个人创客,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客予以单项最高50万元资助,受资助的个体创客可以依托深圳市商事主体、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从事创客研发,属于带有“公益基金”性质的专项资金。
同时,我市构建了高校科研机构创客空间体系,创建了中科创客学院、深圳大学中英科技创新孵化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筑底空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i-Space创业空间,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创客空间以及深职院创客创业园,这些载体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创客群体提供研发场地和技术支持,提供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模块化开发工具、开发设备,小批量生产和资金对接等综合孵化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聚集交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客的创新元素,加强创新主体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我市创客活动快速健康发展,助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感谢贵委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8年7月12日
(联系人:钟相明,电话:8810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