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毅委员:
您在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实施“深圳社会数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建议》(第20190431号提案)已经市政府办公厅交由我委主办,市教育局、财政局汇办。您结合我市发展情况提出实施深圳社会数学能力提升计划,在对加强数学研究、提升城市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加强数学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等,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政策和制度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发展引导和发展支撑。
科研经费投入方面,近年来,我市不断增加全市研发投入的“总盘子”,扩大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基础科研的比例。2018年全社
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约4.2%。在科技计划中专设“深圳市自然基金”,持续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着力在基础、前沿、源头研究领域爆发出重大科技成果,着力实现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其他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今年,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印发《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学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数学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我市今年年初已授牌南科大组建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我们将以数学等基础学科为抓手,在“深圳市自然基金”中重点落实提案建议的“数学深圳计划”,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鼓励科研人员瞄准数学科学重大国际前沿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鼓励探索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强化优秀人才培养。
数学建模是实现数学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应用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我们将以推动数学建模等数学应用活动为抓手,加强数学家与其它领域科学家及企业家的合作与交流,聚焦、提出、凝练和解决一批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区域及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数学问题,力争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数学城市,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支持深化与CSIAM合作,提升“深圳杯”影响力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与市科协联合主办的“深圳杯”数学建模科研活动至今已在深圳连续举办9届,在推动利用数学知识和技术研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养人才、扩大深圳影响力、为深圳引进数学应用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令业界瞩目成绩,现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技术领域的著名活动。
按照市领导指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CSIAM合作,提升“深圳杯”影响力。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将深圳杯数学建模活动列为我市重要科技创新活动,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科协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加大活动宣传力度。以持续举办政府、高校、企业参加的数学应用、数学技术论坛、组织现场调研等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实际需求,配合凝练转化为数学应用问题,支持深圳杯针对深圳社会经济领域、尤其是企业实际问题,开展数学建模推广应用课题研究,完成深圳杯命题,以提升深圳杯命题质量,为将深圳杯打造成国际化数学建模赛事创造条件。二是加大活动经费保障力度。我市财政每年已在市科协部门预算安排“深圳杯”数学建模夏令营专项经费80万元,该笔经费主要用于命题收集、发布、评审等工作。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科协、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适度增加深圳社会数学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相关经费,重点用于活动组织、获奖团队奖金以及项目后续研发支持,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实施,切实保障 “深圳杯”活动经费,力争把“深圳杯”逐步办成一项国际化的科技创新项目。三是通过支持“深圳杯”获奖团队后续研发工作,探索制定激励企业应用数学技术的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应用问题提出单位直接与“深圳杯”获奖团队签订研发合同,科创委通过创新项目给与配套经费支持,积极推动深圳社会经济领域数学技术发展。四是进一步增强“深圳杯”培养、吸引数学技术人才作用,结合我市科技计划,鼓励“深圳杯”获奖人员申请“优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我委按程序予以重点支持。
三、鼓励多方联动,支持数学资源集聚平台建设
积极落实《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联动,建设数学资源集聚平台,促进数学科学与数学应用领域的交流,加强数学家与其他领域科学家及企业家的合作与交流,聚焦问题、深化合作,提出、凝练和解决一批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区域及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市科协、科技创新委等部门为平台中心提供人才、经费、场地和环境等基础条件,支持围绕建设任务开展相关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资金加大对数学及数学技术研究的经费投入,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推动我市5G、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产业技术发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数学教育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我市高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与企业协同,开展数学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以用促教,带动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数学应用领域的科研能力提升和应用创新。鼓励我市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数学深圳计划”,与国家级数学应用资源单位积极合作,参与构建“全国数学资源集聚平台”。
二是下一步教育部门将研究探索数学建模培训纳入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推动以高等教育数学资源改善初等数学师资素质,开展中学教师数学建模思维和教学能力培训活动,逐步建立中小学数学教师“动态数学教育”培训体系,开设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数学竞赛等校本课程,邀请国内外数学大师参与“大师进中学数学讲座活动”,拓宽师生的数学视野。
三是开展“数学建模”的活动是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计算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数学建模与探究已经成为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将将数学建模能力列为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而且数学建模的能力在初中及小学教学中也有渗透),高中的新课程方案将数学建模与探究安排专门的课时;2019年使用的新教材将有专门章节。与此同时,目前深圳中学等学校作为校本课程的延伸,已自主参加美国大中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相关中学参加各类数学建模体验营活动。鼓励相关数学建模体验营与我市与国内著名高校和学术团体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探讨交流建模体会,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培养优秀学生建模能力。
四是支持我市高校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学领域的合作,通过赛事对接、教育体验基地建设等方式建立深港数学应用能力提升长效合作机制。同时,鼓励更多的学有余力而且有潜力的中学生联合粤港澳大湾区中学生参加数学建模体验营活动,增进学生相互了解,培育优秀数学后备人才。
最后,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推动我市开展数学应用工作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我市数学科学研究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9年9月23日
(联系人:曹环,电话:881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