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雄英等24位代表:
《关于在公共服务场景中加快应用AI毫米波雷达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就建议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养老、教育、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AI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相关建议答复
在养老服务领域,2024年国办一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我市高度重视在公共服务场景中加快应用AI毫米波雷达技术,市民政局积极推动银发经济产业,推动包括毫米波雷达技术在内各种智能适老产品与养老机构实现供需对接。一是积极推动毫米波雷达设备在我市养老机构广泛应用,开展睡眠监测、老年人跌倒监测等。如,市养老护理院针对失能、半失能长者,引入毫米波雷达监测仪,对在住长者的呼吸、心率和睡眠状态进行实时无接触式的“毫米级”监测,当值医务人员根据长者的监测指征变化,施以及时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实时监测长者体位变化,识别长者离床状态,及时对有离床跌倒风险的长者施以援手,避免长者出现意外或意外发生后得不到及时帮助的情况,有力保护长者生命安全。二是鼓励并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联合社会养老机构组成养老服务应用联盟,形成若干产品测试基地,通过严格的试用和评测,按年度发布优秀产品目录,为养老机构选购相关产品提供参考。三是高质量举办各种银发经济论坛,如银发经济沙龙、银发经济专场活动、国际智慧养老展等,吸引众多养老机构及老年用品企业参与。如在2024年举办的第二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中,共吸引了超过200家企业参展,有超过25万人次观展,促成了4.7亿元的意向交易及投融资。今年,我局将继续高质量举办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博览会,为企业搭台,为市场注入活力。
在医疗健康领域,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各医疗机构在重症监护病房和康复中心等智慧医疗单元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实践。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其重症监护室应用了迈瑞公司与腾讯公司合作研发的启元重症大模型,实现实时、精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有效辅助重症医生决策;深圳市人民医院在其睡眠医学中心应用了北京清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睡眠呼吸监测仪,通过毫米波雷达与人工智能技术完成睡眠质量分析、睡眠事件识别、呼吸慢病诊断初筛,为患者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睡眠改善方案。
在教育领域,市教育局正加快推进市、区、校三级校园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结合校园安全实际应用场景,鼓励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推动包括AI毫米波雷达技术在内的智能安防设备进校园,目前已经在部分市直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将AI毫米波雷达与视觉声纹识别、行为轨迹分析、区域安全监测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利用,深入探索AI技术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学生异常行为预警、区域入侵监测及学生欺凌识别等场景的实时感知与动态干预能力。重点做好学生欺凌防范等工作,以师生生命安全作为第一目标,不断提高校园安全风险隐患识别处置能力。
在交通领域,市交通局拟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协同市公安交警局,推进在全市主要交通干道、路口部署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助力交通高效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一是道路方面,我市已在南山区、坪山区、光明区等主要干道、路口布设了500多套毫米波雷达,用于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车速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事件检测、车路云一体化等场景。二是公交方面,我市已有2857辆公交车及5564辆巡游出租车试点安装了各类毫米波雷达,初步实现了盲区预警及主动刹车缓碰撞系统功能,我局将依托公共交通车辆更新,配合推进毫米波雷达的安装及应用,鼓励企业应用AI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对驾驶员的生命体征、驾驶行为(特别是疲劳、分神等异常状态)实时精准感知与分析,有效构建全天候、高可靠的安全防护网,全面提升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安全性。
二、关于“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政策支持”的相关建议答复
市科技创新局制定出台《深圳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管理办法》,每年度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提升技术攻关体系化能力。聚焦重点产业,积极推动智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超大陈列4D毫米波雷达等重点技术研发,截至目前,拟资助毫米波相关项目超2500万元。开展“应用于人体体征监测的智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通过设计和制造智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品,开发用于跌倒检测和人体存在感知的检测算法,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预计可实现呼吸心率监测2米以内,跌倒检测5米以内;开展“超大阵列4D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完成超大阵列4D毫米波雷达的端到端系统验证和优化,并确保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开展“毫米波信号分析仪”项目,研究5G毫米波信号的噪声系数、实时频谱、脉冲等参数测量软件系统。
市民政局自2023年起开展“0570”传统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我市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1.2万元改造补贴,在改造产品清单中明确纳入了“人体感应探测器”,其所依赖的技术包括红外、AI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波等类型。同时,在2024年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专项活动(国补专项)中,为我市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提供80%的产品购置补贴,最高不超过1.2万元,活动期间共资助了逾1.6万户老年人家庭,其中跌倒检测毫米波雷达共售出243件,销售额约40万元,毫米波雷达智能睡眠监测仪共售出38件,销售金额约6万元。
市卫生健康委正牵头编制《区域性医疗物联网平台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助力深圳市区域医疗物联网建设,持续支持各医疗机构探索将 AI 毫米波雷达等更多前沿的智能感知和信号交互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机构等重点场景建设,提升场景数据交互及信号传感质量。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支持和鼓励各医疗机构与AI毫米波雷达等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对接,促进医企双方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共享成果收益。
市教育局积极推动高校设置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统筹高校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需求,大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提升人才供给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下一步将指导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探索建设产业导向的“AI+X”交叉学科。
此函。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2025年6月5日
(联系人:陈就,电话:881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