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已归档专栏 > 专题专栏 > 2018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四届深圳国际创客周 > 相关新闻



2018年12月11日

深圳创客周│7大“绿色智造创客工坊”在华强北陆续开工 创客带你造车造“人”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0-12 A-A+ 视力保护色:

导师罗明宁介绍用竹子制作自行车的方法。

  想拿起锯子动手造一辆竹子自行车吗?想发挥想象力编程出属于你的机器人吗?想了解无人车是怎么认路的吗?在深圳国际创客周的“绿色智造创客工坊”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们将带你造自行车、造机器人,带你走进人工智能世界。10月11日至14日,7大创客工坊将在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轮番开工,在实践中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在游戏中走近前沿科技。

  让竹子“跑起来”

  首先开工的创客工坊是为期两天的竹子自行车制作工坊。昨日,记者在工作坊现场了解到,参与者将学习如何用竹子来规划,制作和组装一辆自行车,其目的在于提高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同时传递绿色环保理念,让更多人了解竹子这种坚固、环保、可持续的材料。

  “之所以选择用竹子造自行车,首先因为竹子是可塑性很强的材料,普通人也容易上手。另一方面,竹子环保、可持续,与自行车这一绿色出行工具天然结合。”工坊导师罗明宁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里,他已教会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500多人,制作出了超过300辆竹子自行车。

  竹子自行车的选材非常考究,经过两三年的试验后,专业自行车机师出身的罗明宁总结出了一根好竹子的标准,“不同品种的竹子粗细、质地、软硬程度都不同。挑选竹子时,以质地硬朗、厚度适中,直径在4-5厘米,竹龄5年左右的竹子最佳。”罗明宁说道。

  据了解,制作一辆竹子自行车需要三根大竹竿和三根小竹竿,分别做成自行车的前后车架,再接上手柄和轮子等相应配件。罗明宁告诉记者,现代人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很少人有机会拿起锯子亲手制造东西,而这个活动的重点就在于让参与者自己动手。“骑上自己亲手做的自行车,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是很难能可贵的。”

  罗明宁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环境专业,作为一名创客,研究自行车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他第一次来深圳参加创客周。他告诉记者,深圳有很多有想法、动手能力很强的创客,他们做出了很棒的东西,也许不一定能变成产品,但这种创造的氛围十分鼓舞人心。

  “创客精神就是少说多做”

  来自塞尔维亚的Jelena是本次绿色智造创客工坊的主持人和导师。已在深圳定居5年的她作为顾问、演讲者和培训师,在深圳负责30余个国际创客项目和活动。在采访中,Jelena告诉记者,10年前她就曾周游中国,足迹遍布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最后选择了深圳定居是被这里的创客社区和年轻活力所吸引。“深圳有着庞大的创客社区,许多年轻创客聚集在这里,不断有新的想法诞生,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谈到创客精神,Jelena说,“创客的两大精神就是共享和造物,少用嘴说,多动手做。”据Jelena透露,她计划明年将欧洲的创客比赛引入深圳。

  7场创客工坊等你来玩

  昨日是创客工坊活动第一天。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承办,以“与深圳同创造”为主题,来自德国、美国、塞尔维亚等地的国际创客将带来7场创客工坊活动,涵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等主题。

  纵观本次创客工坊主题,最大特点之一是互动参与度高,除自制自行车外,还有幻彩灯盒制作工坊、室内空气监控仪制作工坊、可视化编程机器人工坊等,在与导师互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激发出参与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一大特点是让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看似遥远高大上的技术走进普通民众的世界。

  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工作坊为例,导师将向参与者展示地图、感知与决策机制相融合的无人驾驶机器人,分享AI无人车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识别道路和行人,帮助普通民众认识无人驾驶技术。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严偲偲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