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画上了暂时的句号,双创激情持续谱写新篇。10月15日,2018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深圳活动暨第四届深圳国际创客周降下帷幕。围绕“与深圳同创造”,20场主体活动在深圳轮番登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推进。
深圳创客融入“一带一路”
深圳这座创客之都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创客,也不断向外输送“深圳智慧”。
在10月9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创客论坛上,创客杨涛介绍了自己的非洲创客之旅。6年前,杨涛还是一名被外派到非洲的华为员工。他发现非洲整体物价高,物品种类较少,但已有近4亿网民,具有巨大的电商零售市场空间。2014年,杨涛在非洲成立了电商网站Kilimall,如今已有几百万用户,是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
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交流踊跃。今年,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与iCog Labs向埃塞俄比亚提出“Designed in Ethiopia”项目。该项目由埃塞俄比亚科技部主办,在埃塞俄比亚20多个城市公开征集创业青年。
创客教育需要多维创新
参加今年的深圳制汇节,全球最大的创客平台Arduino创始人马西莫·班兹特地拜访了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和华侨城中学,深圳开展的创客教育令他惊喜。
“从用户数量角度看,过去五年中国开源硬件和STEM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甚至远超大多数欧美国家。”
在本届双创周上,创客教育的健康发展备受关注。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主会场上,打着“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名义的机构占了相当大比例,但多集中在各种开源软硬件。事实上,无论是开源软硬件、3D打印、智能机器人设计制作、无人机、创意编程,还是木工雕刻、陶艺加工等传统艺术,都可以成为开展创客教育的载体。很多教育机构也反映,现行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完备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储备。
双创升级期待服务升级
“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主题。
要实现双创的升级,环境需要持续提升。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说,深圳坚持把双创与提升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1803家,启动建设一批基础研究机构,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据了解,深圳还构建起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便捷的商事登记服务,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提供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服务。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