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情况到底啥样?
“家底”刚被摸清——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车齐出动,历时3年多,投入5万人,绘制出了我国第一份全覆盖、高精度的“地理国情图”。
2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公布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结果:全国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56.6万平方千米;全国房屋建筑(区)占地15.3万平方千米,约等于一个山西省的面积……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有助于科学分析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为了解国情、把握国势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摸清地理国情“底数”:一块200平方米绿地清晰显现
作为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查清了我国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及空间分布情况。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说,普查获得的地理信息,一方面囊括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基本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湖泊、荒漠和裸露地表、冰川等的位置、范围、面积等信息;另一方面也查清了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人文地理要素基本情况,掌握其类别和位置。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介绍,为最大限度提高地理国情普查精准度,普查部门一方面采用“卫星+航空摄影”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优于1米分辨率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另一方面实施人工野外实地核查,进一步提高普查质量。
“城市最小采集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块10×20米见方的绿地或水池的地理信息,在普查中都能统计出来。”李维森说。
地理国情普查看似专业性很强,其实离普通人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从衣食住行到空气质量、饮水安全,都息息相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程鹏飞介绍,在京津冀地区,普查人员开展了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城市空间扩展、自然生态空间地表沉降等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数据明晰让监管部门“心里有底”,应对举措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