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公众参与 > 民生实事 > 专题专栏生态与环境

新型垃圾“加工链”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03-15 A-A+ 视力保护色:

  凌晨4点,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垃圾清运工们就已就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寒暑春秋,日复一日,披星戴月,他们用辛勤劳作维持着城市的清洁。

  4903吨,这个难以想象的巨大数字,是宝安辖区396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而且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这个数字还在日益增长。经由235个垃圾转运站的处理,这些垃圾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谢其川是宝安区16345名清扫清运工人中的一员,是一位在环卫战线上工作了将近14年的“老将”。进入濠江垃圾转运站的4年来,谢其川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工作到11点,休息3个小时后,再从下午2点工作到6点。操作机器、清扫站点,周而复始,每日如此。只有每年的大年初一,谢其川才能迎来难得的休息日。

  走进濠江垃圾转运站,与固有印象不同,这里没有扑面而来的异味,而是地面整洁。据介绍,宝安区城管局将大力推动垃圾收运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RFID、智能称重等物联网技术,通过升级改造垃圾收集点垃圾桶、转运站压缩箱实现全区垃圾从小区、垃圾收集点识别到转运站称重,再到老虎坑环境园末端处置的全过程垃圾物流位置、所属区域、重量监管,精确统计各小区、单位垃圾产生量、处理量,实现垃圾从产生到收运,再到处置的全过程量化统计管理。

  (来源:宝安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