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公众参与 > 民生实事 > 专题专栏人口与健康

体制机制创新缓解看病难题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发布时间:2015-12-30 A-A+ 视力保护色: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医改作为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求解其破题方程式。作为国家改革创新的先锋城市,深圳医改敢啃“硬骨头”,以顶层设计承题,通过综合改革、分层推进,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深圳按照国家确定的“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等改革试点要求,重点推进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办医、管医、行医、就医”四个理念的转变,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深圳实际的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以管办分开改革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我市成立了市医管中心,作为专门医院管理机构,代表市政府统一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以改革促进政府相关部门转 变职能,加强规划、准入、政策、标准等宏观管理,将微观的医院运营管理事务交给专业化医院管理机构。改革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强化对整个医疗行业的统一管 理,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以政事分开改革落实医院运营自主权。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新建市属医院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取 消行政级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推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促进医院落实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运营管理目标;实施人事制度综合改 革,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制度。

——以医药分开改革重建医院补偿机制。我市在全国率先取消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费用,医院药品实行“零加成”销售,切断医院与药品生产经营链条之间的利益纽带关系,遏制了医院开大处方的趋利行为。

我市还实施开放办医,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构建多元化的就医体系,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取消了医疗机构、医保定点机构和零售药店的审批数量和间隔距离的限制; 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三级医院的若干规定,在土地、人才、税收、补偿机制、社保政策等多个方面扶持社会资本高起点办医,其中很多政策在全国是创新 且具有突破性的。

【专家点评】

市医管中心社会监督员彭锦程:这几年通过医改,公立医院在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以及落实公益性责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希望进一步深化改革,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市民感言】

陈女士(孕妇):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微信公众号,微信交费动动手指就完成了,比以前楼上楼下跑轻松多了,尤其对于我们孕妇来说,省了不少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