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公众参与 > 民生实事 > 专题专栏民生科技

“防患未然”成就健康深圳医改新模式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09-09 A-A+ 视力保护色:

  ——深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调研(上)

  近日,深圳地铁站内上演一场生死救援:一名青年乘客在站台外突然跪倒在地,全身抽搐,很快失去心跳和呼吸。幸运的是,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利用体外除颤器(AED)对其施救并进行心肺复苏,仅用5分钟就成功挽救了乘客的生命。

  这种公共场所急救成功的案例在深圳并不鲜见,体育馆、飞机场以及火车站都曾完成过AED生死营救。根据深圳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深圳市民已经使用AED抢救了心脏骤停病人25人次。

  “深圳市从2017年正式启动公共场所AED建设,到目前已完成装机1500台。其装机量与美国的100万台、日本的60万台相比差距很大,但从2018年开始,大量成功使用的案例使深圳市民的急救意识不断提高,‘健康深圳’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朱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虽然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不到广州的二分之一,但公共安全急救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在用急救筑起生命链条上的最后一道堤坝。”

  在2018年,深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发展目标之一——确保健康生活和全民福祉,加快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成为“健康深圳”建设的重中之重,生命链条上的紧急救治与防控大戏接连上演,深圳市为探索超大城市居民健康保障新机制而推出的“罗湖医改模式”已开花结果。

  记者在罗湖区东门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智慧药房看到,药品从药柜中自动抓取、传送、分发。柜台里只有两位药剂师,收单送药从容不迫,取药的老人更是不疾不徐,医院接诊大厅常见的急切与嘈杂不复存在。

  “这得益于医疗改革,通过家庭医生签约、集团信息化支持,基层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东门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郭志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因为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对于儿童预防接种和老年人体检、慢性病诊治可以提前预约,提高效率。

  在基层政策和罗湖集团一体化管理下,社康基层的专家、药品、检查都和大医院有了对接,中心日均门诊量从以前的400人增涨到现在1000人左右。

  记者调研中得知,2014年深圳市卫计委决定启动基层医疗改革,在罗湖区推行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试点,该区的全科医生配置已由2014年的131人增加至45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由1.4名增加至4.55名。“这些全科医生全部下沉到社康中心,成为居民身边的家庭医生。”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介绍,目前罗湖一共组建了316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居民5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39%,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康复、用药指导等服务,担当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郭志红以药品价格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政策引导下,基层社康检查治疗等费用是四档收费,一档医保门诊药品可以“节省”30%。比如一盒售价100元的降压药,居民在三甲医院购买,需个人医保费全额支付;而在社区医院,一档医保居民只需支付70元,剩下的费用由政府统筹医疗来买单。人们不禁要问:社区药品储备能跟大医院相比吗?答案是,社康药品目录和上级罗湖医院药品目录相同,常见病多发病药品接近1300种,如果居民所需的药品社康没有,还可通过集团内部调配。

  孙喜琢介绍,罗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3个重要前提:一是,不限制患者就医行为,签约居民仍可自由选择看病的医院;二是,居民在其他医院就医花费的医保费用社保部门统计后从罗湖医院集团的总额中支付;三是,医院集团不能参与集团外医院的医保控费,更不能以此为由干涉外院对签约居民的诊疗行为。

  这意味着,如果罗湖医院集团今年将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得好,居民越少生病,节省下来的医药费就越多,医院集团的收益就越好,医务人员的薪酬也越高。在这样的驱动机制下,罗湖医院集团的医疗资源开始向社康基层下沉,医生也会主动加强对签约居民的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真正做到了从保疾病到保健康的转变。

  针对超大型城市医疗资源短缺和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深圳罗湖给出的“样板”方案言简意赅:防范为主、防治结合,其成功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和智慧”。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