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菜单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公众参与 > 民生实事 > 专题专栏民生科技

深圳各类创新载体达1106家 去年共获17项国家科技奖

信息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发布时间:2015-03-02 A-A+ 视力保护色:

   

  2月27日,龙岗阿波罗基地外景

  在深圳龙岗阿波罗基地4000米的高空,光启科学的“云端号”静静悬浮,这个长48米、高20米的“外星庞物”是深圳创新企业光启的最新成果。它是一个集通信、互联网接入、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于一体的空中云平台,能在空中提供全新的大数据与信息服务。

  像光启这样的创新载体和“云端号”这样的创新成果,在深圳与日俱增。作为考量创新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载体去年在深圳实现了重大突破。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达到1106家,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在福布斯中文版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中,深圳位居榜首。

  最近4年,深圳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培育发展方面用了猛力,取得了显著实效,4年间全市新增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679家,超过前30年总和。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基础研究为引领,产业及市场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合作、民办官助为特色的创新载体体系。其中,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体系,以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组成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成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构成了深圳科技创新体系的三大支点。

  各类创新载体成为深圳科技创新体系强有力的支撑,加快了国家、广东省创新资源的聚集。依托各类创新载体,我市有383个项目去年承担了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申请资金约35亿元,已核拨约15亿元。同时,去年深圳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项,累计2002项;新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项。

  在众多创新载体的支持下,我市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增强。2014年,我市支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47项,投入6亿元,在4G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新能源汽车、3D显示等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5.9%,达1.16万件,约占全国一半。

  创新载体的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14年,深圳共获17项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腾讯、比亚迪等4项发明获2013年度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1/5。在2014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5名得主中,2人来自深圳。在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5席。依托科技创新,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比如,超多维已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裸眼3D技术提供商,大疆科技的无人直升机占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分享到: